自17年7月12日入伏以来,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,重庆各地已开启高温暴走模式,针对今年7月中下旬持续高温天气,对水稻可能造成的高温迫害,应采取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。
水稻对高温的敏感时期
水稻在抽穗扬花时对高温最为敏感,开花时1--2小时之内是籽粒开花授粉的关键时期,第二个敏感时期是在抽穗前10天左右。
高温对水稻的影响
水稻高温热害是指在幼穗分化Ⅵ期(即抽穗前10-15天,连续5天以上最高气温达33-35℃,会造成颖花退化,使不结实粒增加)、抽穗开花期(即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℃,尤其是开花当天遇有高温胁迫,造成花药的开裂率降低,花粉粒失活,导致不育花的数量增加造成受精障碍,严重影响结实率)和灌浆成熟期(即连续5天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5℃,易产生高温逼熟,充实度下降,导致粒重显著降低),气温超过水稻正常生育温度上限,影响正常开花结实,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。
预防措施
1.高温期间采取灌深水的方法,有条件的可采取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灌溉,以降温增湿。
2.施好粒肥,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。在破口前可亩施8—10斤氯化钾,增加植株抗逆性,减少颖花退化,减少空秕粒,增加粒重。
3.喷施叶面肥:可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,连续数次进行叶面喷肥,既能降温增湿,又能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及营养,还可增加对高温的抗性。抽穗扬花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,也能有效地降低热害程度。
4.花期灌深水:花期水层保持5-10厘米,可降低田间小气候温度2-3℃,减轻热害。
切记:再生稻头茬马上进入抽穗扬花期,早的已经开始勾头灌浆,一定要灌深水,有条件的地方灌跑马水,一边进水,一边出水。
高温时期除了采取必要的田间管理,减轻水稻受高温影响而减产的措施之外,选择耐高温的品种也是应对高温气候,保障稳产稳收的必要条件。
隆两优华占不负众望,具有非常好的抗稻瘟病、抗倒伏性、抗高温、抗水淹、高产等性状,也正是凭借其高产、高抗、米质优和适宜机械种植收割等优势,隆两优华占受到农业部专家组的一致认可,被确认为“农业部超级稻”,成为中国新一代水稻品种的王者。